“氧化镁(CY-Mg30)”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无机材料,它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是生产氢氧化镁和金属镁的主要原料。但随着产业化升级及高新技术功能材料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精细氧化镁产品,尤其是纳米氧化镁(CY-Mg30)开始得到各产业的重视。
至于氧化镁(CY-Mg30)在电池行业中有没有应用呢?答案是肯定的,而这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由于纳米级氧化镁(CY-Mg30)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明显的小尺寸、大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表面经改性处理,无团聚现象,在体系中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纳米活性,因此能很好地发挥纳米氧化镁(CY-Mg30)粒子的光、电、磁场、热、量子效应,使添加纳米氧化镁(CY-Mg30)的产品性能得到大大提高——于是纳米氧化镁(CY-Mg30)常被运用到电池材料中,提高电池的循环性和充放电次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首先,锂离子电池选择添加10-100g/L直径在0.05-10μm之间的TiO2、SiO2、Cr2O3、ZrO2、CeO2、Fe2O3、BaSO、SiC、MgO等不溶性固体微粒;将制成的材料作为锂离子具有充放电效率好、比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的特点。
其次,锂电池正极材料,将纳米氧化镁(CY-Mg30)作为导电掺杂剂,通过固相反应生成掺镁锂铁锰磷酸盐,并进一步制成纳米结构的正极材料,其实际放电容量达到240mAh/g。此新型正极材料具有高能、安全、低价的特性,适用于液体与胶体锂离子电池、中小型聚合物,特别是适合大功率的动力电池。
然后,优化尖晶石锰酸锂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在以尖晶石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纳米氧化镁(CY-Mg30)作为脱酸剂除酸,添加量为电解液重量的0.5-20%。通过对电解液进行除酸,使电解液中的游离酸HF的含量下降至20ppm以下,减轻HF对LiMn2O4的溶解作用,并提高LiMn2O4的容量与循环性能。
最后,第一步,纳米氧化镁(CY-Mg30)作为pH调节剂的碱溶液和一种作为络合剂的氨水溶液混合,并添加至含钴盐与镍盐的混合水溶液中,共沉淀Ni-CO复合氢氧化物。
第二步,在Ni-CO复合氢氧化物中添加氢氧化锂,并在280-420℃的条件下热处理混合物。
第三步,第二步生成的产物在650-750℃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和共沉淀的时间有关,锂复合氧化物的平均粒径减小或是堆积密度因此而增加。当锂复合氧化物作为阳极活性材料使用的时候,可得到一种高电容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氧化镁(CY-Mg30)的实际添加量依具体的配方为准。
杭州九朋新材料有限公司乙醇水热法合成高纯采用乙醇水热法合成高纯超分散纳米氧化镁(CY-Mg30),粒度10nm、30nm 、50nm 、100nm等等,在新能源,半导体,芯片,光学镜片,膜材料,抛光,光伏太阳能等行业应用效果显著,优异,完全代替进口,应用范围广大。
【重要提醒】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被转发超过20次,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